[摘要]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随着股市继续走牛,券商日进斗金的同时,证券公司IT系统的矛盾也日趋激烈:电话打不进、网上下不了单、银证转账百万巨款“不翼而飞”……牛市的大行情就像洪水一般,不断向券商的交易系统发起挑战。证券机构的信息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我现在每天心脏跳动的频率都是跟着交易所的成交量在走。”一边看着电脑上不断上蹿的上证综指,周总一边苦笑着对记者说。周总是某创新类券商信息技术部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屡创天量,他们公司的交易系统也不断“报警”,客户投诉和系统堵单让他近几个月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记者了解到,随着股市走牛,券商日进斗金的同时,证券公司IT系统的矛盾也日趋激烈:电话打不进、网上下不了单、银证转账百万巨款“不翼而飞”……牛市的大行情就像洪水一般,不断向券商的交易系统发起挑战。
系统预警不断出现
周总告诉记者,就像很多证券公司IT部的负责人一样,他现在每天都是如坐针毡。“唇亡齿寒,看到别的公司不断爆出连续堵单的情况,我们心里也发毛啊,因为说不定哪天这种情况也就发生到我们的头上。”周总介绍,他们公司虽然还没出现大面积的“堵单”或者“下不了单”情况,但是主机容量却也屡屡报警,不断挑战系统的风险临界点。
据悉,大部分证券公司都设置了一个容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当公司的成交量处于系统容量的0%—40%,业内称之为绿色监测区,属于正常监测并报告;当公司的成交量处于系统容量的40%—70%,业内称之为黄色预警区,表示要启动扩容评估与实施;当公司的成交量处于系统容量的70%以上,业内称之为红色风险区,意味着必须立即实施扩容。
某创新类券商董事长日前在上海参加一个会议时透露,他们公司有一天的成交量甚至突破了系统容量的90%,恐怖程度可想而知。该董事长指出,如果这个阶段推出股指期货或者市场出现“天量中的天量”,整个系统就面临崩溃的局面。“想想都不寒而栗。”
而据另外一位公司总裁讲,他们公司前几天杭州营业部出现了一个情况,一个客户银证转账了100万,但是因为银证衔接出现了问题,这100万竟然转到了另外一名客户的账户上。“最后动用了当地公安才把这个钱打回来。”
事实上,2006年以来,随着股市走牛,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管理混乱,信息系统事故及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很多事情已经影响到证券公司的运作安全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据了解,2006年1月7日上午9时30分,某公司集中交易系统的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该公司全国40家营业部的交易全部中断,至11时左右才恢复正常交易;2006年3月29日、30日,某公司证券营业部先后发生11名客户的证券账户被盗买盗卖的情况;2006年4月12日,某公司银证通系统出现客户买卖委托重单现象,造成透支客户36户,涉及透支金额人民币57万余元;2006年6月5日,全流通后第一只股票中工国际新股申购首日,某公司部分席位出现了该股票异常申购的行为,影响了此次新股发行;2006年12月5日,某创新类证券公司对其集合理财产品实施大比例分红,但最后却出现系统强行对客户进行再融资;2007年1月6日,某公司全国的委托系统出现临时瘫痪,持续时间1小时左右。
三年规划半年透支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股市屡创天量,一些创新类证券公司,特别是老牌证券公司相继出现大面积堵单,个别证券公司甚至出现短时间的系统瘫痪,电话打不进,委托交易无法进行,银证转账“掉链子”等一大堆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券商内部来说,委托电话打不进去,老是忙音;行情显示不及时,委托下单无法确认;营业部现场办公电脑死机等;从银证衔接来看,由于券商交割清收无法按时完成,银行无法进行数据核对,银证转账就出现委托成功但银行账户却是空白;从与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的合作来看,中登公司出现技术平台堵塞,开户回报慢等。
据多位证券公司负责人讲,他们公司负责资金交割清收的工作人员现在每天晚上都是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很多时候甚至到凌晨六、七点钟。而另外一家老牌证券公司的董事长讲,在1月15日—16日出现局部拥堵、网上交易出现问题之后,他们专门成立一个“网上交易紧急领导小组”,由公司的总裁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召集公司办公室、经纪业务、电脑部、财务部每天开现场办公会议,处理紧急和突发事件。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证券公司对IT系统的投入不足。很多证券公司在前几年熊市的背景下,都是零投入或者压缩投入。于是很多营业部的电脑甚至还有686、586的型号。一位IT部负责人形象地说,证券公司对IT的投入是“说的都很好、计划少一半,做的时候没有了。”一公司董事长也坦率地说,大部分证券公司都不懂IT,所以在做起预算方案时确实存在打折扣的问题。而且他还指出,即使预算做了,但真正落实的时候一般也还要大打折扣;第二,证券公司的赢利要求迫使很多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券商总裁表示,证券公司对于IT的投入不可能像交易所那样舍得投入,建成世界一流,行业领先。证券公司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赢利是首要条件。“公司不可能没有给股东回报而去要求拿钱出来投入。”据记者了解,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中小型的证券公司身上;第三,行业缺乏指导规则。比如客户量达到多少,证券公司的系统容量要达到多少标准,行业缺乏一个指导思想;此外IT系统的收费乱七八糟,缺乏一个收费标准;第四,规划跟不上变化。一公司总裁说,去年股市刚刚走牛的时候,他们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大扩容。“当时电脑部经理信誓旦旦地说,‘这下我们管上三年了’,可事实是半年不到,系统就开始透支了。”据这位总裁讲,他们公司现在半天多一点的佣金收入相当于前几年一个月的收入,佣金收入剧增的背后就是客户交易量的猛升。
银证矛盾再成焦点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矛盾的焦点银证衔接的问题。很多证券公司IT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大倒苦水,投资者不管青红皂白,只要是交易当中出现问题,便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证券公司,很多证券公司负责人也是如此,只要接到客户投诉,首先想到就是电脑部没有做好,电脑部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据他们讲,投资者的证券交易涉及的主体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证券公司的前台,这包括电话委托系统和网上交易的系统软件,然后是证券公司服务器的指令接收,然后是与交易所数据库的对接,然后是交易所的报盘、然后是中登公司的撮合,然后再循环回去。“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投资者的证券交易都将受到影响。”一券商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对记者说,“目前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的问题相对较少,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银证衔接上面。”
他告诉记者,由于各证券公司取消现金柜台之后,投资者证券交易的所有环节都要与银行打交道。特别是在第三方存管模式下,银行要参与到证券交易资金的交割清收,这等于在证券公司原本完善的资金交收系统里面,增加了一个新的参与主体,但同时银行又不承担交割清收的责任,因此一旦出现问题,银行、投资者、监管层都将责任归咎到证券公司的头上。“责任与义务明显不匹配。”
同时他还指出,在股市屡创天量,开户数急剧增加的同时,证券公司的交割清收的工作量也是大幅增加,很多证券公司的财务人员每天都是忙到晚上三、四点钟。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证券公司可以要求自己的员工加班加点,但是银行却不会因为这个推迟下班时间,于是很多银行出现当证券公司延迟了交割时间之后,就拒绝录入相关数据的情况,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投资者正常下单之后,资金账户上却显示不出来,导致很多投资者以为自己的资金“不翼而飞”。
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的对接系统一直与证券系统存在很大的差距。证券公司在大力升级换代的时候,并不能要求银行也跟着升级换代,因为从银行收入构成来看,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收费只占其中间收入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从利润与支出的比例上看,银行没有动力去进行对接系统的升级换代。此外,很多证券公司反映,银行“店大欺客”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银行便将全部责任推到证券公司的头上。
银证合作的矛盾也导致了证券公司大集中和第三方存管工作的推进。很多证券公司负责人26日在上海表示,由于涉及银证衔接等问题,他们已经明确下令停止了大集中和第三方存管的上线工作。